春季,万天气逐渐转暖,复苏的不仅是百草,还有蛰伏已久的疾病,所谓“百草回芽,百病复发”。因此,春季更要注意日常养生。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,逆其极,则伐其本,坏其真矣。”
根据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的学说,春夏季节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,阳气逐渐旺盛的时候,此时,养生宜侧重于养阳,才能顺应季节的变化,预防或少生,甚至不生病,
春季天气干燥,很容易上火的情况,因此,饮食宜清淡,忌油腻、生冷及刺激性食物。如有明显上火症状(如口腔溃疡),可喝些败火的饮食,如:绿豆汤、金银花茶、菊花茶、莲子心泡的水等。稍微有些辛味的食物,如:葱、生姜、韭菜、蒜苗等,对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。比如:葱——刺激血液循环,促使发汗,在一定程度上驱除体内寒气;大蒜——有很强的杀菌作用,同时帮助降低血脂;生姜——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,具有健胃功能。
《千金方》载,春季饮食宜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 ”。中医认为,脾胃是后天之本,人体气血化生之源,而春天是肝旺之时,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,损伤脾胃。所以,春季要少吃酸味食物。
如:芥蓝、西兰花等新鲜蔬菜,柑橘、柠檬等水果,富含维生素C,具有抗病毒功效;胡萝卜、菠菜等富含维生素A,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,可增强抵抗力。
晒太阳,在中医里被称为“天灸”,它属于中医里的“温补之法”,不过,晒太阳应重点是后背、腿脚、手心。
此外,中医认为,对背部进行全面拍打按摩,也利于养阳气。拍打手法:手指并拢,掌心部位中空,沿着脊椎向下拍打到腰骶部位,反复5遍。
初春时节,乍暖还寒,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,注意需增减衣服,预防倒春寒。尤其注意不要过早露脚踝,因为脚处于身体的最低点,是阳气最薄弱的地方,早春时节要注意脚踝保暖。《黄帝内经》载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……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”。即春季,人们应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,早睡早起,外出散步,放松身体,呼吸新鲜空气,这对于阳气升发是很有益处的。
经过冬季这个运动“低潮期”,人体肌肉松弛,关节、韧带僵硬,中枢神经、内脏系统功能相对较弱,所以,开春运动要循序渐进,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,防止发生意外。春天的运动方式,更适合选择散步、太极拳、八锻锦、慢跑等舒缓的项目。春季天气较为干燥,运动中又要排汗,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。另外,运动后还要加强保暖,避免伤风感冒。
综上所述,春天养阳气正当时,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,坚持下去,阳气充足了,身体更健康。
对于本身就阳气不足的人来说,除了通过饮食起居来养阳,还可以选择中药调理来养护阳气,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